男子遭遇车祸手腕遭遇重创,导致月骨脱位、多发腕骨骨折及韧带损伤。武汉市第四医院手、显微及修复重建外科中心专家通过关节镜手术,仅在患者手腕上钻四个小孔,便微创完成精准复位与修复。6月9日,患者顺利出院。
39岁的张先生夜间骑摩托车时遭遇车祸,手腕遭受猛烈撞击。他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该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陈焱检查发现,患者手腕核心骨骼之一的月骨完全脱位,维持腕骨稳定的关键韧带——舟月韧带和月三角韧带断裂,脱位的骨骼还压迫了周围神经,导致张先生的中指感觉减退,需要手术治疗。
而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在手腕和手背侧各切开一道长约8厘米的切口,将脱位的月骨推回原位,并缝合修复撕裂的韧带。之后,还需用细钢针将月骨与相邻的腕骨固定起来,确保复位稳定。虽然有效,但由于腕骨间韧带结构复杂,大切口、损伤重,势必导致原本损伤的腕关节出现不可避免的僵硬,术后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经过讨论后,医生决定采用微创腕关节镜辅助手术。
手术中,陈焱在患者的腕部做了4个毫米级的切口,插入关节镜及操作器械,此时,关节镜如同医生的眼睛和手臂进入腕关节内,在不到2厘米的操作空间内闪展腾挪,将脱位的月骨复位,并精细修复了断裂的舟月韧带和月三角韧带,最后在镜下通过两根钢针,将月骨与舟骨以及月骨与三角骨固定。手术结束时,患者手腕上仅留下4个毫米级的小洞。
“创伤小,复位精准。”武汉市第四医院手外科专家邢丹谋教授介绍,和传统切开复位手术在腕部开两个大切口不同,在关节镜的辅助下,不仅可以在不切开关节囊的同时清晰看到关节内的完整情况,还能避免对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有效避免了传统手术后关节和韧带挛缩的情况,并实现术后快速康复,同时也降低了术后关节僵硬和粘连的风险,更有助于患者最终恢复良好的手腕灵活性和功能。但由于腕间关节镜手术的操作空间小,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也意味着武汉市第四医院手、显微及修复重建外科中心腕关节微创技术稳居国内第一梯队。
版权所有 © 2019 武汉市第四医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1799号-1 电话:83782519(武胜)、83930038(常青)、68831300(古田)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910号
健康武汉官微
官方微信
微信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