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

83782519(武胜)、83930038(常青)、68831300(古田)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通知公告 媒体聚焦
全省首例!五旬类风湿病患者装上可“长进”骨骼的生物型人工关节
发布时间:2025-07-14 发布人:本站编辑

7日,武汉市第四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团队为一位饱受类风湿性关节炎困扰的患者,完成了全省首例生物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在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最新的生物型人工关节与人体骨骼精准贴合,“浑然一体”。程文俊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

54岁的胡先生是一位多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着疾病进展,他的膝关节逐渐开始变形僵直,最近连日常活动都受到严重影响,连步行百米都很难完成。他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就诊。医护人员经过详细检查后,建议他接受关节置换手术。

 

关节外科中心主任程文俊介绍,传统的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依靠骨水泥填充假体与人体骨头的缝隙,也就是将人工关节“黏合”在骨水泥上。骨水泥在长期使用中存在磨损和松脱的可能,往往面临“翻修”。同时,骨水泥也难以承受类风湿性关节炎所导致的高炎症反应环境。加上患者关节已经被侵蚀得严重变形,传统人工操作难以做到假体跟骨面精准贴合,手术效果难以保证。

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经过研判,手术团队决定采用最新的生物型人工关节为其进行置换。据介绍,这类生物型人工关节表面采用3D打印技术,形成200-600微米的仿生孔隙,精确还原人体骨骼的结构。在使用中,可以诱导自体骨细胞长入孔隙,使假体与骨骼“严丝合缝”。一方面可以还原人体关节的运动轨迹,减少磨损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避免人体对骨水泥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减少术后炎症和骨溶解的风险。

 

考虑到生物型假体对截骨的精确度要求更高,程文俊和团队成员还使用了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通过术前CT生成个体化解剖模型,智能规划最佳截骨角度。在手术中,实时调整手术器械空间位置,灵活调整关节间隙,精准重建下肢生物力线,在确保假体精准匹配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截骨,保留更多的自身骨量。在团队成员的精心操作下,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患者在手术次日即可下床行走。

程文俊表示,生物型人工关节适合相对年轻、骨质条件好、日常活动量较大,对人工关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要求更高的患者。同时,对于体格较为肥胖的患者来说,也更有助于分散应力,降低关节负荷。此次在全省的首次成功应用,也为其他骨骼关节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您可能还想了解这些

健康武汉官微

官方微信

微信挂号